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国家标准发布,2026年2月1日开始实施
近日,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《适老家具设计指南》国家标准,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实施。
该标准立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与生理心理特点,从适老家具的外观材料、智能化、功能配置维度方面提出细化设计要求,旨在提升家具产品与老年人需求的适配度。
该标准的出台,标志着适老家具从“概念化”走向“标准化”和“精细化”,其核心益处在于全方位、系统化地提升了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、安全感和尊严感。
一、 提升居家安全性,显著降低意外风险
这是最直接、最重要的好处。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,骨骼更脆弱,平衡能力较差,普通的家具可能隐藏诸多风险。
1.防跌倒伤害:标准会要求家具的边角进行圆滑处理,避免老年人磕碰时造成严重伤害。材质上会强调使用防滑、耐磨的材料,防止起身扶持时打滑。
2.结构稳固性:标准会对家具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提出更高要求,确保老年人在撑扶、倚靠时家具不会倾覆,从根本上预防因家具不稳导致的摔倒事故。
3.材料环保与安全:标准会明确规定禁用有害物质,优先选择环保、无毒、无味的材料。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,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更差,这一点能有效保障他们的呼吸健康和生活环境安全。
二、 增强独立生活能力,维护生活尊严
适老家具的核心是“助老”,而非“替老”。好的设计能帮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地自主完成日常活动,这对于维持他们的心理自信和尊严至关重要。
1.助力起身设计:针对沙发、床、马桶等,标准可能会推荐或规定集成助力扶手、电动升降功能等。这能极大减轻老年人起坐时的腰部和大腿负担,让他们无需频繁求助他人。
2.适宜的尺寸与高度:标准会基于人体工学,为老年人群设定更合理的家具尺寸。例如,椅子高度会略高,便于腿部无力的老人坐下和站起;橱柜操作台的高度会避免过多弯腰或踮脚,降低劳作强度。
3.便捷的储物功能:柜子的设计会考虑避免高空和低处储物,多采用抽拉式、升降式五金件,让老年人存取物品更轻松、安全,保持居所井井有条。
三、 获得情感慰藉与心理舒适感
家具不仅是工具,也是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,直接影响情绪和心理状态。
1.温馨的外观设计:标准会鼓励采用温暖、柔和的色彩和质感,避免冰冷、坚硬的工业感,营造出温馨、安定的居家氛围,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焦虑感。
2.符合认知习惯:针对可能出现的认知能力下降,家具的标识、开关设计会更清晰、直观,降低使用和识别的难度,减少因“不会用”而产生的挫败感。
四、 享受科技便利,跨越“数字鸿沟”
这是极具时代性的好处,标准将引导智能化以“适老”而非“炫技”的方式服务老年人。
1.简化操作:智能功能将强调“一键式”操作、语音控制等简单直观的交互方式,避免复杂的APP和多级菜单,让老年人也能轻松享受科技红利。
2.安全监护:集成非侵入式的传感器,可监测老人起居、跌倒等异常情况,并自动报警给家属或社区平台,提供一道无形的安全网,让子女更放心,也让老人更有安全感。
3.功能实用化:智能化将聚焦于解决真实痛点,如自动感应灯带、起床地灯等,防止夜间磕碰,而非华而不实的功能。
- 上一篇:没有啦
- 下一篇:木筷子、竹筷子和不锈钢筷子,哪个更好? 2025/10/13
